就着早春这份晨曦的和煦,但愿我们掀去黑暗的罩纱,让阳光把明媚与灿烂撒向你我______ 题记
王家岭,眼下一个够响亮的地名。一场矿难,让多少颗心在为它所牵挂、多少双眼在为它所注目。
随着115名被困矿工的获救,这一奇迹给了我们一份莫大的欣慰与惊喜!的确,8天8夜,离不开被困矿工们在与死神抗争中的自强不息,离不开“不放弃不抛弃”的源自各方力量的奋力救援。眼下(至8日晨前),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深入与9位遇难工人的确认,我们依旧在焦急中为余下的29名生死不明的矿工能平安归来而祈祷。。。。。。
活出来的矿工是无比幸运的,他们正在得到着也许此生中最高礼遇下的种种关爱,正感悟着在经受生死考验后对生命珍贵的一份尊严。同时,奇迹的出现,我们不能不认可:它源于的是对生命尊严的力量——无论是被困矿工的奋力求生,还是救援工作的不离不弃。
王家岭矿难虽然取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救援结果,可喜可贺。然而,庆幸之余,仍让人心有余悸,115条人命的存活,其实经不起简单的追问——
如果井下条件只能让生命坚持3到5天,又会是怎样的结果?
如果积水不是13万方而是更多,眼下的这115条人命还会成功得救?
如果我们能把对生命尊严抓在安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,还需如此牵动上上下下、方方面面,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?
难道说,生命的尊严只有在让他们经受如此可怕中才能得到?
如果在8天后救援无功呢?又有谁敢大谈生命的尊严呢?
这并不是偏执的吹毛求疵。事实上,在这个清明时节,王家岭给每个中国人又上了一堂憾心的生命尊严的课,让人们再次感知:活着真好。
我们必须认识到:王家岭救援的成功,不是矿难的结束,只能是吸取教训、洗心革面的开始。如何让警钟真正长鸣,如果能避免对生命的漠视、避免对隐患的麻木不仁,才能让王家岭成为安全生产的新起点。
活着真好,所以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每一个生命,时时处处,而无须等到特大灾难的震撼后再去感悟。

